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前文:
·小序、引论
·基础与方法

总  论
(一)道与器:义是政治的工具


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儒家思想认为技能、技术、技艺皆是器,不过是件需要时便拿来用的工具而已。对人而言最重要的是追求道。可惜的是思想家的宝贵财富到了政治家那里就立马变了味儿,沾染了俗不可耐的恶臭。甭管什么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一跟政治搭了边就即刻变得和钳子、扳手、锤头、锉刀一般。与之相比情报、军队、导弹就是些小道具,而“道”才是八面玲珑的神兵利器,可用于掩人,也可用来服己,可以诋毁对手,也可以操纵民意。而且只要有三寸不烂之舌,保管怎么说,怎么都有理。这些所谓的“道”就像些黏土和的烂泥,随便捏巴捏巴就有鼻子有眼儿的了,反正:
人权——我的权利天赐予,人家的权利似狗屁。
和平——和平时一样,该分裂分裂,该打仗打仗。
自由——那儿来那么多麻烦事儿啊,我们说了算,自来就由不得你们!
民主——我们总统说了,只要你们乖乖听话,就帮你们把他们搞掉,将徒具虚壳的民主的形式带给你们,至于民主的责任、民主的义务之类实质性问题嘛……哎呀,民主就是你们自己做主嘛,对于这些,我们鞭长莫及,你们爱咋咋的!

那道为何会沦落成工具呢?实际上真正的道是不会沦落的,道乃是人类期望存在之最高天理。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它是一种玄而又玄无法言说之物。有人说,你唯心了。非也,不是我唯心了,而是道本就是各种唯心思想的产物,实际上是希冀其存在而根本不存在的空想之物。这玩意儿既然是不可言说甚至压根儿不存在的,自然不能被作为工具了,那这些“平等”、“自由”之类的普世价值观究竟为何物?以一字概括,“义”也。

义是一种似道而非道的存在,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贤大哲竭尽心智,怀着美好的意愿而总结构想出来用于开启新时代的伟大思想。这种思想常涉及价值判断,而且这种思想要想被称为义应该已在某个时期内被某个区域中较大数量的人所接受。

不论集权社会也好,民主社会也罢,为各种政治活动的顺利施行,必需要争取更多的支持。小众的思想如果能被大众所接受,缩在小圈子角落里的人物就可能成为领导大众的人物,而领导大众的人物自然不能随便违背已被大众接受的思想,而要在任何行动——不管是正义还是不义的行动中,表面上都要高举这些思想大旗。这使得“义”必然会被作为政治工具——政治用途的思想武器。因而“义”在被用来斩断由人类的历史所创造的枷锁的同时,也肯定会被怀着私欲私利,或被“义”所蒙蔽,走进“义”的极端而无法自拔的人,故意或下意识地用做操纵人心捆绑民意的道具,它是敲碎旧旧枷锁的榔头,也是制造新枷锁的材料。

工具无好坏善恶,一切皆取决于使用者的意图,“义”亦然。政治家们通过“义”来操纵军队和武器也好,舆论和话语权也罢的各种巨剑时,或许不会意识到他们口口声声要为其利益而奋斗的所谓国家、民族和政党本身,也不过是人类顺着历史经验半推半就地选择和创造的工具而已——而“义”正是这些工具的核心和纽带。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看到,“道”或者“义”如果不是存于众人之心,而是发于个别人之口,十有八九已经被人肆意曲解改造为了“器”,且搞不好会被反复用来害人害己,使道常为邪道,使义常为不义,使无数生命被道义的光辉掩盖下的别他工具所绞杀,呜呼悲哉!

 

下文

Tags: 政治学 伦理学

分类:思考感悟 | 固定链接 | 评论: 1 | 引用: -4 | 查看次数: 4893

前文:
·
小序、引论

 

附:基础与方法 · 思维的支撑点

要思考和分析一项宏观且复杂的问题就需要有一定的哲学思想作为基础,辩证的思想有助于使思考不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历史的思想有助于看清整个因果树的主干从而更清晰地理解事物的原因和本源(木有太一,布鲁诺,你丫失望了吧)。

我在
《确定且复杂的世界·十二条纲要》中曾谈过我的世界观,的确,我总体上说是个历史决定论者,或者至少说是历史本体论者。十二条纲要虽说有十二条,但实际上是环环相扣的。

其一,这里的“历史”既包括社会史又包括自然史,毕竟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并不只限于社会环境,以及导致当时的社会环境的人类历史积累。也包括自然环境和自宇宙形成开始的整个自然界的历史(如果宇宙形成之前的任何外宇宙事物能对宇宙的形成产生影响的话,那么甚至完全可以从宇宙形成之前开始,只是还没有宇宙,时间这个概念总觉得无从谈起啊)。后者不应被忽略,其原因并不复杂。首先,宇宙形成以来各种环环相扣的连锁反应决定了某个人的基因构成。其次,人是从自然中生长而来的,每一个原子甚至每一个夸克都来源于外界,其身心状况受基因和其物质构成的决定性影响。复次,人的大脑是一种复杂而简单的机械,病态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神经系统的发育和人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到各种化学物质的控制。而就人类整体而言,自然史对其文化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其二,内因是在从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上观察某事物而得到的,如果沿着历史观察事物,可以发现某一瞬时上的内因,实际上是历史上(自然史加社会史上)所有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比如对一个人来讲,通过复杂的继承链而带来的基因,自打两个配子相遇开始至今的整个时期中进入身体内所有物质,以及从神经系统开始发育起至今来自外界的每项刺激和进入大脑的每条信息,这些历史遗物共同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意识形态、思考和处理事物的方式等等。在特定时点上看,上述这些外因的积累结合体是当前的内因,从历史上看内因是史上所有外因的复杂混合物(突然意识到这也是一种解构,我把某个时点上的人的存在状态给解构了)。

由此可见,内因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单一的一个外因从量上来说无法匹敌历史上积累下来的无数的外因,其影响力的大小只能取决于它的“质”。这一外因能带来的刺激越强就能对改变这个人的心理(从而改变这个人的行为)起到越大的作用。而刺激的强弱是因人而异的,同样一件事,对某人很重要,对另一个人则可能无关痛痒。因此应该这样表述,一个外因能在越大程度上抵消或增强越大量的历史上的外因的影响,这个外因对改变这个主体的行为而言就能产生越大的作用,这个外因的质也就越高(嗯,突然发现,这句话可以作为为何“内因是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一个解释和阐发,虽然我和马克思的分析的出发点并不一致,也算殊途同归吧)。随后,这个外因的影响就会保留下来,实现了外因的内化,成为了下一个时点的内因的一个组成部分。

正因如此,每个主体(人、组织、国家,等等)在逻辑上和理论上,对其行为能负的责任是非常有限的,其每言每行无不受其立场和观点——这些来源于历史的东西——所决定。但即便成本很高,制造新的外因来改变这些主体的行为也具有可能性。既不要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全部责任推给某个主体,也不要以历史决定论为幌子将人当做完全受看不见的历史之手摆布的傀儡,这是我在思考后所认识到的。

因此写博客也是艰难的工作,我要站在某些立场上,释放感情,说一些给力的话,以期对读者(如果有的话)产生某些影响,也要以宇宙外超然的观察者的角度,以期进行理性而冷静的思考和反思。所以⋯⋯那么⋯⋯话说我干嘛要没事找事儿呢?难不成我想变成一个同时具有宽广的胸怀和狭隘的感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囧~~~

 

后文:
·总论(一)道与器

Tags: 政治学 伦理学 哲学

分类:思考感悟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4 | 查看次数: 4948

物品跨国运输相关问题

本文原为《使用ebay跨境购物的注意事项》一文的附件,上次并未一同贴出,现修订后登载如下:

关于跨境运输问题,如果涉及交易,那么国际运输方式主要由卖家或代购方决定,一般会考虑成本、风险、尺寸、重量等而定。如果你有决定权,个人推荐在重量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保价挂号航空包裹,比如英国的Signed-for Airmail,美国带挂号的First Class Mail,有些国家叫Registered Mail之类。如果价值过高,比如大几百或者上千美元,以及重量尺寸超出万国邮联包裹协议的规定,那么只能选择快递方式,这种情况下,推荐使用由各国邮局提供的快递服务,尽量避免采用由第三方快递公司提供的服务。下面给出比较:

下文假定物品符合:物值人民币1000元以内,用小气泡袋或十几二十厘米见方小盒子封装,重500克以内——更大、更重当然更贵;此外有些卖家会加收包装物的成本和一些手续费,一些专业卖家为避免挂号包裹的报价费率低(可能只能保到100来镑)而采用第三方保险机构的服务。

1、运费(人民币计算)
普通航空信(无法跟踪):英美及一些欧洲国家寄到国内运费50-100元,加拿大、荷兰等国可能要150甚至更多。
挂号航空信(简单且有24小时延迟的跟踪):英美及大部分欧洲国家寄到国内运费90-130元,加拿大等可能要250以上。
外国邮局发出的快递(详细及时的跟踪信息,进入国境后会转EMS,下简称EMS):英美及大部分欧洲国家寄到国内运费200-260,加拿大会超过350。美国有Express和Priority两种,后者便宜些,但跟踪信息较简单。
物流公司快递(UPS、Fedex、NHL、TNT...):有的比EMS贵,有的便宜些。

2、被海关拆包检查和扣税的概率
普通或挂号航空信:小包类会偶尔抽查,5%左右吧,海关自行拆封,主要检查是否有违禁品,通常不需补关税,但如果恰巧连续几天查到类似物件,也可能会要求补税。以航空信形式寄送的扁平小物品(金银币、珠宝首饰等),由于被作为私人信件处理,海关无权拆开,因此几乎绝对safe。
EMS:与其他通过邮局渠道的包裹一样会被抽查,抽查率可能略高些,如无违禁物品,但觉得价值超过500人民币的免税范围,会要求前去处理,价值超过500且物品且数量超过一件会视情况要求,1)补缴税款,2)退回,3)部分补缴税部分退回,4)以商业形式报关纳税。只有一件则可能缴税,但除非主动放弃,不会被退回。
物流公司快递:几乎100%需要申报、检查,视物值纳税。

3、运送速度,在未被海关检查或海关迅速放行的情况下:
普通航空包裹,很难说,8~80天都有可能。挂号航空信:英美加澳及欧洲大国,8~15天;欧洲小国(如希腊之类)10~20天;遇自然灾害影响航班可能迟达一个月左右。普通包裹超过60天才收到的本人遇到过3次,1次美国,2次英国。挂号包裹则没有这种情况。
EMS或物流公司快递:3~7天,最迟20天左右。
被海关检查:海关延迟一般2到5天,遇到年关节庆,可能要十几天,如果被罚没,那就到正无限大啦。

关于海关的补充:
对于由邮局按照万国邮联国际包裹协议接受的入境包裹和快递,由海关驻邮局办事处检查验关。在上海,该处主要有两个机构,一个在闵行区中春路的邮件分拣中心,包裹将在这里被抽查。这里抽查到需被罚没的,就会被扣押入库;需要补税的,则会被送往驻静安区武定路邮局的另一个机构,然后会传唤你过去(如果是快递则由邮局通过快递方式发通知书,是包裹则以挂号信方式发通知书,目前上海邮局不为这个通知书寄送服务收费,但许多其他地方的邮局是收费的),这回是当面再次拆包,登记价格,补交税款(也可以选择退回,邮局一般按原途径免费退回)。对于非邮局经手的商业包裹和快递,由海关其他机构处理,比较麻烦,应避免选用,而且可能不提供免费退件。


对非挂号航空信/小包的补充:
国内邮局目前将此类邮包作为印刷品处理,一般是能投入信箱就直接投入信箱,或者如果家里有人,或者寄至公司有门房、前台接受也没问题。但如果不薄的足以投入信箱,投递时又无人能接受,很可能不会留下单据通知去邮局领取,而会直接退回发件人,而且退件花费的时间会非常长。

分类:银与文化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4 | 查看次数: 36358
该日志是私密日志,只有管理员或发布者可以查看!
分类:银与文化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5 | 查看次数: 6287

金银质地软,延展性好,易于冷加工,因此很早就被用于制作器物。西方金器产量极少(此处指首饰以外的金器,首饰也应有标记),以银器为主,但16世纪及以前的产量和存世量仍然很有限,到17世纪开始繁荣,从19世纪40年代到二战前的一百来年间,银器实现了大爆发,随后逐渐衰落。

由于金银为古代货币所使用的金属,在许多欧洲国家,它们被长期被置于敇令或法规的管理之下,必须由政府指定的鉴定所(Assay Office)进行化验,符合一定的纯度标准,才允许上市交易或交付给定做人。因此金银器上通常带有多种标记。根据这些标记,我们甚至能确定许多器物的具体制作者和生产年份,与用其他材料制作的同类器物相比,能够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因而有其特殊的文化史意义。

金银器上的标记来源广泛,涵盖了制作、流通、检验和最终用户等多个环节。与使用者身份有关的标记放在下篇(纹章学篇)里再讲。剩下的标记,根据古董鉴定方面的术语,又可以称为“款识”。其中,对于由鉴定所盖加的标记又有一个术语,叫做Hallmark(堂标,大厅标记),最初英格兰的金银匠们都要跑到英国最早的鉴定所——金匠公司(The Goldsmith Company,即伦敦鉴定所,始于14世纪,网站:
www.thegoldsmiths.co.uk)——的大厅来打这些标记,因此得名。下面对主要的各种款识所能提供的信息分类总结如下:

1、责任者:为表明谁将为产品负责,金银器的制作者、向他们定制产品的经销商,以及进出口商中的一个或多个,通常会加一个标记,多为人名或公司名缩写,也可以是图案标志。

2、纯度:为标明哪些部件为金银所制及其纯度,鉴定所或制作者会在器物上加标记,当然由鉴定所加的更可靠。有的国家或地区使用阿拉伯数字,有的使用图形或文字来表示。阿拉伯数字包括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和阿拉伯人的几种老式阿拉伯数字——后者比如现代埃及银标。此外,根据单位不同还可以分为:
1)百分/千分比,比如90代表含银90%,830代表含银83%等,最常用的是千分比,下文如未经特别说明则纯度单位都为千分比。
2)Loth (Löthige),是中东欧国家(比如神圣罗马帝国各邦、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等)历史上的常用单位,足银为16 Löth(1马克),因此数字13代表纯度为812.5。
3)Zolotnik,俄国曾长期使用的单位合1/96俄磅,足银为96 Zolotnik,因此数字84代表纯度为875。
4)Carat(开,ct,kt,K),足金为24开,因此数字9代表含金量为375。

使用图形标记的也非常多见,用来表示其符合某一法定标准。比如在英格兰,狮子标记代表纯度为925(可以发现早期使用的是脸朝正面向左行走的翘尾狮子,根据纹章学,这是英格兰狮子徽的图案,在英国以外常被称为“豹”,在19世纪中晚期被各地先后改为了普通的脸向图案左方即行走方向)。又如瑞典用六边形中的S代表纯度为830。

使用文字的比较少,主要是“Sterling”这个词。这个词源于英国人对自己国家货币的称呼“Pound Sterling”(至今仍如此),因此其纯度一般与英国历史上的硬币含银量相同,为925。东方人不明就里可能乱标,比如一些日本银匠会标“STERLING 950”之类,应该意译为“纯银950”,这类银器多为出口外销,为照顾看不懂“纯银”、“银制”等汉字的外国人而使用,sterling在此处只有pure silver的含义。

至于纯度标的位置,各国也有法律规范,一般而言所有并未完全焊接死的部件都需要打标。因此英国产的银怀表链上的每个环上都可能出现小狮子标,法国则按链子的长度在几个特定的环上打标记。又比如一般刀柄上有标志而刀刃无标记的餐刀通常只有柄是银制的。

3、国家地区:为表明银器的出产国也会使用标记,比如上文提到的英格兰狮子也可以被看做是英格兰王国或联合王国的英格兰地区的标记。统一之后的德国有法令要求银匠必须在其器物上加月亮皇冠标记。现代瑞典使用一个心形里面三个皇冠作为标记(三个皇冠应该是代表历史上的瑞典、挪威、丹麦共主联合)。而芬兰的鉴定所效仿瑞典,使用心形边框里一个皇冠来代表出产国。

4、城市或鉴定所:为表明一件银器经哪个鉴定所化验过,会加上相应的标志。这种鉴定所是由政府设立或授权的,可能是政府部门,也可能是行业公会相关的机构或专们的企业,但一个城市一般只能有一家。这个标志可以是个简单的符号,比如法国巴黎以外的外省曾使用过的简单线条符号,以及俄国各地在1908年以后在Hallmark上使用的希腊文字母。也可以是较复杂的图形,比如英格兰的伦敦使用的豹子头标记(实际上应该是狮子头,称为“豹”的原因估计就是上文提到的那点)。这类图形标记也可以来自所在城市的纹章,沙俄历史上曾长期要求这么做,这一时期银器上的城市标记也因此被称为City Arm(城市纹章,城徽)。

5、年份:一些国家的鉴定所还需要按法规添加年份标记。其中英国、爱尔兰和荷兰等国使用的是一个拉丁字母(即英文字母),一般每年换一个,再通过字体变化、边框变化等使同一个字母可以代表多个年份。斯堪的纳维亚银器(如瑞典、芬兰制品)使用一个拉丁字母和一个数字的组合,这样在200多年内都够用。还有一些鉴定所则直接标年份数字。值得注意的是,鉴定所并不一定在每年的1月1日更换标记,比如英国历史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从每年夏天开始更换年份标记的。另外,还有历法的区别,比如俄国的年份标志用的是俄历(凯撒大帝颁布的儒略历)。

6、进出口信息:从他国进口国的金银器也可能需要送检,英法等国的鉴定所会打一个或几个标记表明该产品是从国外进口的。荷兰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五十年代之间,会在其音标上附加一个钥匙标记表示该器件为供出口而制作。

7、其他:金银器上的标志还可能提供别的信息。比如英国在1784到1890年间的银器上会带有一个国王头像,这是一个纳税标志,表明缴纳过金银制品相关的特别税(在20世纪以后的一些年份,英国的鉴定所也会打个国王头像标记,多是登基纪念之类,可以看做是辅助的年份标记)。又比如俄国的一些银器上会出现化验师(assayer)甚至托管人(trustee)的姓名缩写标记等。

实际上,多个信息可以联合在一个标记中,一个标记也可以同时有多个作用。比如俄国的化验师姓名缩写曾与年份一同组成控制标记(Control Mark),而后又与代表纯度的数值和代表出产国的女性头像一起组成一个单一的Hallmark。同样,维也纳鉴定所曾用过的圆环状Hallmark,它总体上可以看成是维也纳鉴定所的标记,如果拆开来看,内圈中的两位数代表纯度为多少Loth,外圈内四个角上的数字给出了年份信息。法国金银器的纯度标记常通常是一个较复杂的人物头像或动物图案,虽是纯度标,但足以表明国家为法国,由于巴黎与其他地方用的标不同,还能判断是否为巴黎所产,甚至人们还能通过启用和结束使用该标志的法律文献来断定制品的年代范围。此外,小银器常常可以免于加盖一些标志,比如按俄国1861年法令,银器上需要出现城标、纯度、制作者及化验师的名字信息,但小银器只需要前两者,更小的银器只需要城标即可。

下面是一些范例,图片来自本人所藏或曾持有的器物:

(一组银标图像)

下面对上图中的每组标志中的各个款识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简单说明:
1、金匠和银匠公司,1930,英格兰狮子,豹子头(伦敦),公司全名及地址
2、银匠Colen Hewer Cheshire,英格兰狮子,三人头十字剑盾徽(切斯特),1899
3、制作者EV Pledge & Son,锚(英格兰第二大城市伯明翰),1899(英国各鉴定所直到1975年才统一年份字母,在此之前是各顾各),英格兰狮子
4、制作者Marshall & Sons,城堡(爱丁堡),苏格兰鸢尾花,1835,威廉四世头像(税标)
5、皇冠(谢菲尔德),英格兰狮子,1895,制作者Allen & Darwin
6、制作者T. Smith & Son,停在挂有铃铛的树上的小鸟及树下的鱼(苏格兰最大城市格拉斯哥),苏格兰立狮(苏格兰纹章是鸢尾花边框里的直立狮子),1895
7、银匠William Rawlings Sobey,维多利亚头像(税标),三个城堡(艾克赛特),英格兰狮子,1839
8、德国月亮皇冠,纯度800,鹰(作者不来梅银匠J. W. Paulmann & Sohn),KHH(是原拥有者刻得吧,下篇再说)
9、制作者John Langlands I & John Robertson I,英格兰狮子,豹子头(仿效伦敦无实意),盾型里上二下一排列的三个城堡(纽卡斯尔),1780
10、长翅膀的锤子是Kultateollisuus Ky(芬兰语,汉译黄金工业公司),芬兰,813银(H为芬兰语hopea,意为“银”),像T又像A的是图尔库市(Turku)鉴定所的标志,Y5表示1928年
11、进口商PA Ltd(全称不详),伦敦的进口标志,925银,1919
12、银匠JLH(全称不详),瑞典,830银,瑞典城市Strömstar,1949
13、公猪头是巴黎鉴定所压于法国本地银匠制作的小型银器上的标志,用以表明纯度至少为800(用于1838到1963年之间);法国银匠标记多为菱形,银匠NH(全称不详)
14、荷兰小海豚税标,用于1859到1893年之间,也表明纯度达不到当时的833标准纯度
15、生产商N.C.C Ltd,持橄榄枝和竖琴的女神(都柏林鉴定所),皇冠下的竖琴(代表925纯银及爱尔兰),1969

参考资料:
1. International Hallmarks on Silver (英文第5版),Tardy,2005,法国Collectors Publications出版
2. Bradbury’s Book of Hallmarks(2009修订版),原编著者Frederich Bradbury(1864-1949),2009,英国谢菲尔德鉴定所出版
3. 洋古董银器,刘玉平, 2003年10月,北京出版社
4. Online Encyclopedia of Silver Marks, Hallmarks & Makers’ Marks:
www.925-1000.com
5. Markers’ Marks on British Silver:
www.silvermakersmarks.co.uk
6. a small collection of antique silver and objects of vertu:
www.silvercollection.it

西洋古董银器收藏鉴赏系列

Tags: 银器 银标 鉴定所 文化史 银器知识

分类:银与文化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4 | 查看次数: 67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