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备忘录

HUMAN

最近见到的人:小陨、小垒;老朱;程喆

最近会见到的人:Nick;小夔;可能还有Doug? 

会离开的人:
小陨(美国,读本,UVa?)
小暐(美国,读研,普渡)
老朱(美国,读博,哈佛)
小夔(读研,南大) 

会来的人:
可能是我PP、口爱的表妹之一? 

会呆在哪儿:我希望是继续宅在家 

--------------

READING 

正在读的图书资料:
技术类:《AppleScript Studio Terminology Reference》(Apple, Inc.,Apple, Inc.)
非技术类:《意大利简史》(路易吉·萨尔瓦托雷利,商务印书馆)
杂志(技术类):《程序员(8月号)》
邮件列表:REALbasic (REAL Software, Inc.)、AppleScript Studio (Apple, Inc.)等 

准备读的图书资料:

技术类:
1)《Cocoa入门——使用Objective-C》(James Davidson & Apple, Inc,O'REILLY & 中国电力出版社)
2) 《Interface Builder User Guide》(Apple, Inc.,Apple, Inc.)

非技术类:
1)《德川家康(第10、11部)》(山冈庄八,南海出版社)
2)《俄国史》(张建华,人民出版社)

--------------

WORK 

光看书来的,最近消极怠工(下月的米怎么办...)。

分类:生活旅行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3 | 查看次数: 4801

翻译之误(断章)

    我发现一些日文中的汉语词汇被翻译成中文时经常会出现意译不完全的状况,也就是一个句子或词组中的汉语词汇被办意译半直译,得到一个“Jinese”的结果。

 

    举例来说,比如一个名为“社长令孃诱拐事件”的标题很有可能被翻译成类似“董事長千金誘拐事件”。一个一个词来看,“社长”是否要翻译成“董事长”到不一定,“社长”已经基本作为一个称呼日韩公司领导的固定名词,当然这么翻到也基本没错,虽然一些小会社或股份集中的大中型会社的社长可能对应于国内的执行董事。接下来,“令孃”对“千金”到是敬语对尊称,意译得比较妥当。“诱拐”没翻成“绑架”令人觉得奇怪。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词汇有限,肯定没有从中国进口的送钱宋明两朝生产的铜钱多,常会将一些意义类似但程度相差很多的词拿去借用。但我想“小妹妹,跟叔叔来,给你糖吃”和“你这个婊子,妈的在不跟我走,我剁了你”的程度差别还是很大的。“事件”这个词则极少被翻译到位,大多都是直译。实际上这又是个近义词借用的现象,尤其在侦探类故事中这个词,这个词怎么想也应该翻译成“案(或案件)”。你听说过“东方列车谋杀事件”嘛,听说过“四签名事件”嘛。考虑到英语当中“case”这个词也常作事件、事例解释,而极少在这种情况下翻错。那么译文不太妥当的原因就显然是:“事件”看上去是个很常见的中文词汇,因此在翻译时下意识地就让它溜过去了。
 

Tags: 翻译 日语

分类:思考感悟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3 | 查看次数: 5633

校内。。。校内。。。校内?

   在校内网的格子间里的第一篇文章当然要从校内网写起了。不过本文无主题,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吧——据说现在流行小说没有主题,电影自带床戏已成为惯例——不过本人自上世纪末以来没看过流行小说也没进过电影院,暂且无法证实。

~ 我是怎么来校内网的?
    大概是邀请别人进来可以有加分也不是什么,我被一个似乎根本不认识的,名字虽然是三个汉字,但是即不像丹麦语也不像德语的人招待来的。这个人应该不是出生于石勒苏益格-霍尔斯坦因才起了个怪名字的,看来只是个假名而已。这也没啥,咱也没遵循实名制原则,所以别以为我是出生在新疆伊犁的......因此关于德丹战争,石勒苏益格等地区的归属和基督教路德宗的分布状况之类复杂的问题,还是以后再说吧。。。
    其实我不太喜欢这种SNS(社交网络服务),除了自闭之外,主要是不喜欢在这类网站上看到某男和某女“结婚”了,某女被某男“圈养”了。要知道,对一个制造于25年前,从无女友,至今单身的活物来讲,此类信息会对大脑中功能不明的区域有不良刺激,导致抑郁多疑,眼红心悸,于身心健康不利(一个草球滚过……)。
    总之,我半推半就地看着人家把桥造到我这个孤岛上,但是这个被称为SNS的桥怎么看也是个豆腐渣工程,还有点云遮雾罩。

@ 对校内网的第一印象?
    这个用ASP.net写的网站在我的网页浏览器(Windows上是Safari,Mac上是OmniWeb)竟然能显示出来,虽然这个Blog编辑器上的工具栏什么都不见了,还不允许我提交日志……至于为啥在Windows上用Safari?因为这么干的人少嘛——人家都用IE、FireFox什么的不是嘛。至于为啥在 Mac上用OmniWeb?因为这么干的人少嘛——人家都用Safari不是嘛!(别往后倒,站稳了,校内网不提供速效救心丸,人家没食品药品经营许可。)再说OmniWeb还是我花了15美刀买的来的。至于为什么免费的网页浏览器软件满天飞,我还要花100多中国人民银行券去买?……因为这么干的人少?Bingo!

# 对校内网的最大疑惑?
    这东东怎么赚钱啊?除了个不知道有没有人用的,也不知道收不收钱的调查系统之外,没看到什么能生钱的玩意儿,估计是靠烧风投的。刚才去了趟 CSDN.net,看到上面的banner广告就是校内网的。CSDN的广告价格我可以是有底的,光这条广告一天就要烧掉4-5万,它要是放上一个月,就能给GDP一个7位数的贡献。
    来看看是个啥广告...wow,编程大赛?这个什么什么编程大赛的奖金也不是盖的,一等奖“壹拾万元整”(不好意思,万以上的大数我习惯用每个月填支票的时候用的写法啦)……我是不是考虑考虑不要继续写这篇垃圾文,去参加大赛?...mmm...算了吧,校内的编程接口似乎不是基于Google规范的,何况暂时还没搞明白它的REST API和Markup语言……

$ 是否打算被“圈养”或“倒卖”?
    据说校内网上的pet最近增殖迅猛——不知道质量如何,有空挑两个做个PET(Performance Evaluation Test)看看结果,但是好的饲主不好找哇~~~何况,有人愿意make a pet of me吗?你们知道如何make a pet of me吗?你们知道什么是make a pet of me吗?
make a pet of——宠爱,把...当宝贝儿(摘自《金山词霸2007》,有几个月没购买升级了,不知道是否出现了什么后现代的解释)?No, no, no,在偶眼里make a pet of me是一句AppleScript语句:
make: AppleScript语言里的一个命令,用来创建对象;
a:一个冠词,AppleScript语言中可任意添加冠词,但会被编译器忽略;
pet: 一个类名;
of:  AppleScript语言里的一个关键字,表示归属关系,相当于其他语言里的“.”或“->”之类,不过注意,它是倒装的;
me: AppleScript语言里的一个关键字,指代当前脚本或当前应用程序。
    结论,“为当前脚本创建一个性能测试对象”对饲主没有好处……

%^&*()-+其他问题私下讨论,现在是早餐时间。。。

查看更多...

分类:思考感悟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3 | 查看次数: 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