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评“原形文化与伪形文化”

  《读书》2009年第12期《原形文化与伪形文化》一文先用了两页的篇幅解释什么是伪形,简单地说这是一个地质学术语,指某种矿床中的原矿经地下水的冲刷腐蚀等影响而大部消失,在地质活动中其他矿物流入该矿床,得到了一种表面特征看应该是一种矿物,而实际开采却得到了另一种矿物的状况。

  如果要将这个词用来形容文化,那么“伪形文化”只能指某个地区的原生文化势衰后,外来文化侵入,且还披着原来文化的外衣。该文提及的斯宾格勒的论述也基本接近我的想象。很可惜的是,根据这一定义很难找到合适的例子,因为绝大多数的外来文化总是首先尝试从名称上、大体形式上排挤原生文化,而在实质思想上、一些行为和仪式的细节上却免不了被原生文化影响,其结果通常是外来文化的“被伪形”或与原文化结合。如果一定要举个例子,或许日本在佛教传入后产生的神佛习合有点儿类似的意思,但将此后的神道教看做是披着神道外衣的佛教,是日本原生文化的“伪形文化”,也是不确切的。因此本文作者所举的例子也就免不了牵强附会。

  第三页最后一段末尾,作者甚至说“应用原形、伪形文化区分的视角观察中国文化,我们会发现一点,不仅是外来异质文化的冲击会产生变动力,而且民族内部的沧桑苦难,尤其是战争的苦难和政治变动,也会使文化发生伪形”,到此为止则完全脱离了伪形的本义。然后,提及《山海经》中女娲、精卫、夸父等人,认为他们是不计功利得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符合“中华民族的原始精神气质”。这一点本人到还可以基本认同,这也符合最初的儒家思想中“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的主张(实际上,本文虽未注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一句本就源于《论语·宪问》)。随后文章笔锋一转,谈西游、红楼符合原型文化,三国、水浒则是伪形——因为它们中的人物“不是想‘补天’而是想自己成为‘天’或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无法无天”,便简直不知所云了。

  作者观点本身或许有可取之处,但与其论题相距过远。写三国、宋朝历史人物故事的明代人的小说,自然不可能与原始氏族社会流传下来的故事有相同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这种随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造成的文化风气上的改变,以及受不同作者之间的性格、经历差异所产生的价值取向的差异,而导致的叙事风格、内容选择差异并不能算做伪形。而且要怎么才能让三国、水浒这类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去补天呢?难道要求中国人几千年都只能写些原始风格的神话故事?

  作者还表示中国原型文化中反应女性的崇高地位,而三国水浒不但毁了这点,还把人不当人看,而西游红楼则更接近原形。“至于妇女,无论是《水浒传》还是《三国演义》,她们要么是政治马戏团里的动物(如貂蝉、孙尚香等),要么是被杀戮的对象(如潘金莲……等)……至于儿童,连四岁的无辜小衙内,也被李逵一斧子砍成两段。”作者自诩其想法不是想入非非,但个人看来,到处都是想入非非。人都是政治的动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生于某些家庭的人无论男女都不得不卷入政治活动,貂蝉、孙尚香没有被完全刻画成被动的政治工具,最终结果还多少符合其选择和个人意愿就不算很伪了。以恶劣手法杀害老实人的潘金莲如果不能是杀戮的对象,那出于本能为填饱肚子而吃人的白骨精却是杀戮的对象就更加说不过去。而小衙内虽然无辜,被杀死的官僚兵将也未必就各个是死有余辜,其冲突和仇恨出于阶级、立场的不同,有辜无辜不主要在于其自身行为的善恶。站在被宗法官僚地主阶级逼得不得不造反的粗人的立场上,和现代旁观者的角度看,其中的善恶对错该杀与否自然是不同的,以此来讨论伪形问题则属剑走偏锋。

  总之,文章中的不少观点虽然言之成理,但总体上对中国思想中原型和伪形的分析过于草率。对一些文学作品或史实中的人物和行为,并没有以当时的历史状况,人物本身的社会存在状况,在考虑人物应有的立场的状态下进行分析,而在超然的现代视角和一些其他视角中不断跳跃变化着进行分析,来判断它们是否“伪形”了,这是站不住脚的。这些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发展,很可能是从某种“原型”出发的直接演变,最多只能算是略有“变质”,而不是像该文所述那样,是一种很大程度的扭曲异化后,披着原来外衣却与原来的文化几乎完全不同的“伪形”。



[本日志由 kmzs 于 2015-12-30 11:55 PM 编辑]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书评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2 | 查看次数: 4787
发表评论
昵 称: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
邮 箱: 支持Gravatar头像.
网 址: 输入网址便于回访.
内 容:
验证码:
选 项:
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建议您注册帐号.
字数限制 500 字 | UBB代码 关闭 | [img]标签 关闭